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的鉴别诊断

时间: 2014-12-08 18:01:51 来源: 求医网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的鉴别诊断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重要症状,由于引起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因不明,临床上很难通过检查对其进行预防,只能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不典型的病例常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其它眼病,故应细致的进行鉴别。

  1.与转移性眼内炎的鉴别诊断:

  转移性内眼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因玻璃体脓肿的存在而在瞳孔中呈现黄色反射,足以混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由于此二病在幼童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眼病,两者鉴别就更有必要。

  (1)一则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炎症的表现。一则属于恶性肿瘤,不仅病程较长,本质的表现也完全两样。例如:转移性眼炎多继于急性全身性感染之后,眼部常常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包括房水混浊及角膜后壁沉着物的出现、虹膜后粘连的形成及瞳孔变形、炎症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等。眼内肿瘤一般无此表现。

  (2)肿瘤病例在发展过程中要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导致角膜或整个眼球的扩大,转移性眼内炎则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约为半个到1个月)引起眼球萎缩。

  (3)突出玻璃体内的瘤组织肿块多有新生血管或出血,转移性眼炎的黄光反射来自玻璃体的脓液,所以仅见黄光而缺乏出血或新生血管。

  (4)肿瘤很少引起晶状体混浊,眼内炎症并发白内障者却甚多见。

  (5)X线片上肿瘤病例多见有钙化点存在,甚至在少数病例可有视神经孔的扩大,眼内炎患者则无此表现。视网膜母细胞瘤虽然常发生坏死,却很少引起炎症。

  2.与寇次病(Coats)的鉴别诊断:

  寇次(Coats)病的根本性质是视网膜外层出血合并渗出性改变。虽有局限性增殖,甚至形成隆起或导致视网膜脱离。但病程缓慢,病变范围较为广泛,灰白色渗出物分布在视网膜血管之后。除渗出物外,还可见出血斑和光亮小点(胆固醇结晶体)沉着。血管尤其静脉显示扩张、扭转、纡曲,并有微血管瘤。病变常为进行性,新旧渗出物可交替出现,出血如果进入玻璃体,可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病患者年龄较在,多在6岁以上,且为青年男性,单眼受累。超声波检查,常无实质改变。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shiwangmomuxibaoliu_21246/


查看更多关于“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的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外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X线片、B超检查、CT检查、前房细胞学检查
常用药品:
替莫唑胺胶囊、血塞通注射液、硫酸长春碱、泪液乳酸脱氢酶
相关疾病: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化脓性眼内炎、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