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引起痴笑的治疗
精神分裂症引起痴笑治疗的总目的是减轻症状,避免复发,恢复功能缺陷,尽可能地增进康复。本病主要有三种治疗措施: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康复和社区支持措施及心理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痴笑、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症状。在急性症状消除以后,维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遗憾的是,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明显的副反应,如可以导致镇静、肌肉强直、震颤和体重增加;这些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这是一种不自主地以唇部和舌部皱缩或者臂部和腿部的扭转运动障碍为特征的表现。即使停药后,迟发性运动障碍亦不会消失,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大约7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效果,如氯丙咪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以及美索达嗪。其余25%病人中约有一半用相对较新的抗精神病药氯氮平治疗可以获效。由于氯氮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如抽搐,或者致命的骨髓遏制,往往只用来治疗对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效果不好的病人。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病人必须每周进行白细胞计数监测。有研究证实,其他一些较新的药物没有氯氮平那样严重的副反应,如维思通已经应用于临床,还有其他几种药物亦有可能得到FDA的批准。
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精神病药物往往是在治疗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和攻击行为时最为有效。虽然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被医生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它们对所有精神病症状均有效,而不管这些精神症状是由于躁狂、精神分裂症、痴呆还是诸如苯丙胺等药物中毒所引起。第一个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咪嗪于1955年上市,从那以后已经出现了十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和美索达嗪等。几乎所有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即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一种能够沿着神经通路或神经之间传导电冲动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系统功能活动过度与幻觉、妄想有关,阻断多巴胺受体能够缓解这些症状。
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在病人、家庭和医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心理治疗,病人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疾病,按医嘱服药以及处理诱发疾病发作的各种应激。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mokejiatingzhenliaoshouce/1028-12-12.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