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缺血性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活和社会能力,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成效不显著。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发病6小时内,及时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1.溶栓治疗
已知的溶栓药物包括rtPA、链激酶(SK)、尿激酶(UK)等。发病3~6小时内适合溶栓治疗,临床常用动脉或静脉溶栓两种。目前有不少动脉溶栓的报道。股动脉超选择插管接触性溶栓提供的梗塞侧血管内药物浓度为静脉给药所提供的梗塞侧血管内药物的浓度的9倍,从理论上说优于其他方法,但由于需要高价造影设备及训练有素的介入及神经专业医师配合,故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静脉溶栓各家研究不一,国内外多数报道使用rtPA或UK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24小时及3个月治疗组比安慰组改善明显。目前此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
2.神经保护治疗
因为有缺血瀑布和半暗带损伤机制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成为合理选择。这些药物对抗一或多个损伤机制。应该在比较短的时窗内尽早给予,在6小时内给予取得最大疗效。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保护药物包括以下类型:(1)(钠-钙离子)Na+-Ca2+通道阻滞剂;(2)NMDA(正-甲基-D-门冬氨酸盐)受体阻断抗剂;(3)GABA(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4)苯噻唑类衍生物;(5)神经组织代谢必要成分。
3.控制高血糖
众多研究提示:高血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高血糖通过加重缺氧神经细胞内乳酸中毒,促进细胞水肿,抑制线粒体功能,触发自由基反应,干扰细胞内离子平衡等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纹状体神经元对短暂性脑缺血非常敏感,是脑缺血的易发部位之一,纹状体接受来自黑质的多巴胺(DA)能神经投射和来自皮质的葡萄糖(Glu)能神经投射,而这两种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对纹状体神经元均会产生损伤。细胞内微透析和电化学研究表明脑缺血时纹状体细胞外Glu和DA大量增加,应用Glu受体拮抗剂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4.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中风的效果已为中医长期临床实践所确证,中风患者中最常见者为脑缺血,针刺可能通过对脑缺血时神经递(调)质、细胞内信使和因子及核内基因的调整作用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减轻和延缓缺血所致神经毒的严重损害作用。
来源资料:《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第4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