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便需要做哪几种检查

时间: 2015-09-24 17:42:24 来源: 求医网

  很多人患有黏液便时都会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这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得病时,不要总自己想自己的病严不严重,而是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下面我们来说一下黏液便需要做哪几种检查。

  一、便常规

  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二、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是指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时,肉眼不能见到粪便中带血,并且粪便中有少量红细胞被破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

  三、粪便粘液

  粪便粘液检查,检查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可以初步提供消化道功能或病理变化的状况,以及间接判定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四、镜下检查

  1.细胞。正常粪便中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肠炎时白细胞小于15个/高倍视野;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大于15个/高倍视野,甚至满视野。肠道下段炎症(如结肠炎、菌痢)及出血(息肉、肿瘤、痔等)可见红细胞。过敏性肠炎及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并伴有夏克-雷登氏结晶;菌痢及直肠炎症时,可见巨噬细胞;大肠癌病人粪便中有时可找到癌细胞。

  2.食物残渣。正常可见少量淀粉颗粒、肌肉纤维和脂肪小滴,若其增多提示消化吸收不良,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如胰头癌等)。

  3.肠道酵母菌。正常可见人体酵母菌及普通酵母菌,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见白色念珠菌。

  4.寄生虫类。人体感染不同寄生虫,粪便中即可出现相应虫卵,常见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姜片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等。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年 第12期


查看更多关于“黏液便需要做哪几种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便常规检查、粪便隐血检查(OBT)、粪便粘液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颠茄磺苄啶片、呋喃唑酮片
相关疾病:
细菌性痢疾、小儿细菌性痢疾、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黏液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