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黏液便的常见方法包括哪几种

时间: 2015-09-24 18:18:44 来源: 求医网

  关于黏液便,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它的治疗方面的问题,没错,治疗对于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治疗黏液便的常见方法包括哪几种。

  1、饮食治疗

  (1)治痢奇方

  黄连黄芩、山楂、槟榔各10g,厚朴、当归、甘草青皮各5g,地榆15g。主治湿热型黏液便,滞下不爽,大便伴有脓血便,腹痛腹胀等症。

  (2)培中泻木法

  白术6g,白芍3g,陈皮3g,防风3g,茯苓10g,甘草5g,炮姜2g,吴茱萸2g。主治黏液便之属肝脾不调,白冻及腹痛为主者。

  (3)调中畅气汤

  白术6g,党参10g,黄芪6g,甘草2g,陈皮3g,腹皮5g,木香1g,荷叶10g,为引。主治中虚气滞,休息痢黏液便,久治少愈者。

  2、中医治疗

  (1)感受寒湿主证:大便伴赤白粘液,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中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佐以行气散寒。

  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2)脾胃虚寒主证:久痢不愈,下痢稀薄,带有白冻,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神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薄,脉沉弱。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化运。

  方剂:理中汤加味。

  (3)脾虚湿热主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白冻,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寒,舌质淡苔腻,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清热化湿,佐以调气和营。

  方剂:半夏泻心汤加味。

  (4)湿热蕴结主证: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大便滞下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导滞,行气和血、

  方剂:木香槟榔丸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5)肝木克土主证:大便解出黏液便,白多赤少,伴有腹痛、腹胀、腹痛则思大便,痛随痢减,腹中鸣响,每于情志抑郁时加重,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培土抑木。

  方剂:痛泻药方加味。

来源资料:《中华消化杂志》 2002年 第8期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黏液便的常见方法包括哪几种”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便常规检查、粪便隐血检查(OBT)、粪便粘液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颠茄磺苄啶片、呋喃唑酮片
相关疾病:
细菌性痢疾、小儿细菌性痢疾、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黏液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