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在诊断的时候需要与胃阴虚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耽误病情的治疗。脾阴虚与胃阴虚在临床上是各有一定方向和征象可寻的,在临床上区别脾阴虚、胃阴虚,常用以下四点衡量之。
(一)症状:偏重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调,又有阴虚见证者,属脾阴虚,偏受纳、和降的功能失调,又有阴虚见证者,属胃阴虚。脾阴虚证见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不爽,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微数。
胃阴虚证见饥不欲食,口渴欲饮,脘痞嘈杂,或干呕呃逆,胃脘灼热,便干溲少, 舌光红少津,或舌苔花剥,脉象细数。至于脾气虚弱一证,亦见运化、升清的功能障碍,但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下肢浮肿,舌淡有齿印,舌苔薄滑,脉象虚缓,以阳气不足而无阴虚之象区别于脾阴虚。
(二)病种:有脾胃阴虚见证而因于内伤杂病者,多见脾阴虚;因于外感热病或呕吐伤津者,多见胃阴虚。
(三)病史:具上述见证,久病、病程较长者多偏重脾阴虚:新病、病程较短者多属胃阴虚。
(四)治疗:具有纳运功能障碍和表现,虚象明显,用补脾气、养胃阴等法治疗乏效者,多属脾阴虚。参合以上几点分析辨证,脾阴虚和胃阴虚证候的鉴别诊断,便非捉摸不定,而是有度可循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