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诊断出溶血性贫血疾病

时间: 2015-12-07 17:30:11 来源: 求医网

  免疫性溶血是一种严重的内科疾病之一,免疫性溶血临床起病急骤的有寒战、高热、腰背痛、酱油样尿。免疫性溶血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所需较好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冷抗体二类。那么,想要免疫性溶血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首先得要确诊免疫性溶血。那么,如何才能诊断出免疫性溶血疾病呢?诊断免疫性溶血需要依靠临床的辅助检查工具,还要做好免疫性溶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免疫性溶血疾病的辅助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见幼红细胞。

  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粒系、巨核细胞系正常。

  3、血间接疸红素增高,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铁血黄素阴性。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阴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5、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综合征)。

  6、冷热溶血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二、免疫性溶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家族史;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1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自溶试验,溶血>5%。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酸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荧光斑点试验、硝基四氮唑篮纸片法,G6PD活性减低。

  以上就是“如何才能诊断出免疫性溶血疾病”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外,在确诊免疫性溶血,医生还会咨询患者的病史情况,如有无黄疸、输血史;是否有疼痛性手足发绀;是否患有淋巴系统肿瘤、骨髓瘤、胃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支原体、病毒感染及梅毒等疾病等等。借助这些也可以诊断免疫性溶血疾病。

来源资料:《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3年 第3期


查看更多关于“如何才能诊断出溶血性贫血疾病”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检查、有核红细胞检查
常用药品:
胸腺肽肠溶片、奇莫欣、注射用胸腺肽、转移因子注射液
相关疾病:
特发性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Rh血型不合溶血病

免疫性溶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