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15-10-09 09:28:57 来源: 求医网

  检查灰指甲可根据患者的病程、症状、指(趾)甲的外观就可以确立,但明确诊断还需要依靠指甲的真菌检查。指(趾)甲出现异常并不一定就是灰指甲,许多皮肤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都可能累及指(趾)甲导致指甲变形、变色、增厚、出现白点、表面隆起或凹陷等改变。所以,临床上检查灰指甲还要依靠电镜观察、镜检、培养、组织病理学、溶甲涂片。

  1、电镜观察:包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主要用于研究。

  2、镜检:先用小刀刮弃病甲表面疏松甲屑,再刮取甲屑于载坡片上,滴10%氢氧化钾后加盖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以溶解角质。显微镜下可见孢子和菌丝。

  3、培养:由于致病菌多样,所用培养基应注意多样化,应分别使用含和不含放线菌酮的沙堡弱培养基,以避免某此对放线菌酮敏感的菌被遏制而出现假阴性。若要分离马拉色菌则要用含菜子油或橄榄油的培养基,35-37℃条件下培养。分离出不常见菌不能立即断定为致病菌,但也不能轻易判断为污染菌,应重复取材多次培养,才能确定其在致病中的地位。

  4、组织病理学:是确定灰指甲诊断的另一种技术,尽量向近端多剪甲及甲下角化物,经脱钙、软化后切片,PAS或银染色。可见甲组织中发现大量孢子和菌丝断面,比培养发现真菌的阳性率高并有助于区别真菌是侵入甲还是仅仅定植在甲下脆屑。但因甲组织坚硬,处理操作过程较复杂,且有时在切片上难以确定是菌体或其他成分,需要一定经验。

  5、溶甲涂片:新近我们采用20%NaOH在56℃加热30分钟,将甲的角蛋白溶解,经离心、洗涤后取未被溶解的菌体成分涂片用Parker墨水染色,镜下口请晰地见到菌丝或孢子,不仅可大大提高阳性率,而且能完整地观察到菌体在甲内的形态特征,发现了白念珠菌的顶端厚壁抱子、丝状菌的关节孢子、曲菌的孢子头、青霉菌的帚状枝等结构,与纯培养标本涂片所见一致,丰富了对灰指甲的认识。

来源资料:《华西医学》 2012年 第5期


查看更多关于“灰指甲的检查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患者部位:
上肢、下肢
相关检查:
真菌镜检、溶甲涂片检查、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用药品:
环吡酮胺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氟康唑胶囊
相关疾病:
甲沟炎、甲床炎、手指脓皮病、钩甲、蜂窝组织炎

灰指甲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