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灰指甲该如何做检查

时间: 2015-10-09 09:32:11 来源: 求医网

  灰指甲是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俗称,医学上以前称为甲癣,现在称之为甲真菌病。真菌引起的甲病可以出现多种颜色,最常见的是灰白色,还可以见到褐色、灰褐色或深褐色。但手指甲或脚趾甲出现异常并不一定就是灰指甲。但是,由于许多皮肤病及全身疾病也会引起甲改变,如银屑病、湿疹、连续性肢端皮炎、雷诺现象等引起的甲病,在症状上也都与灰指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病人自己往往难以分辨。确诊灰指甲的最根本证据就是真菌检查,即从病甲上刮去少量碎屑,用显微镜直接检查,或在培养基上培养,只要能找到致病的真菌就不必作更多的解释了。

  真菌培养的方法与直接镜检法相比较而言,更能对大部分真菌感染的灰指甲作出准确的鉴定,也是诊断灰指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下面我们就从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菌种鉴定三方面来了解一下灰指甲的真菌培养法。

  1、培养基的选择:

  通常培养真菌会同时选用两种培养基,如果单用一种培养基,则容易忽略其它种类的真菌诊断。灰指甲常见的两种培养基,一种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加抗菌剂,常为氯霉素和放线菌酮;另一种是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仅加氯霉素,不加放线菌酮。

  2、培养时间:

  各种真菌的生长速度不同,所以报告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皮肤癣菌生长较缓慢,在26℃-28℃的环境下需要培养2-4周才能发报告,但是,皮肤癣菌含盖的菌种较多也需要区别对待;酵母菌生长较快,通常2-3就可以发报告,如果为阴性则需要观察1周;霉菌生长也比较快,一般2-4天就可以发报告。

  3、灰指甲的菌种鉴定:

  (1)丝状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和霉菌,根据菌落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情况,菌落表面及背面的形态、色素,培养基中有无色素,培养物用乳酚棉蓝染色后镜检找特征性标志结构。

  (2)酵母菌:分为形态学鉴定及生化试验。形态学鉴定主要观察有无假菌丝产生,如有则为念珠菌属,如无则为念珠菌以外的酵母菌;生化试验最为常用的是API系统,用此法鉴定准确,但价格较贵。

来源资料:《国内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 第10期


查看更多关于“得了灰指甲该如何做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患者部位:
上肢、下肢
相关检查:
真菌镜检、溶甲涂片检查、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用药品:
环吡酮胺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氟康唑胶囊
相关疾病:
甲沟炎、甲床炎、手指脓皮病、钩甲、蜂窝组织炎

灰指甲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