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评价尿蛋白肌酐比值可否准确反映蛋白尿患儿的蛋白尿程度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是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蛋白尿患儿24h尿蛋白与晨尿及随机尿的尿蛋白肌酐比值进行相关分析并评价诊断标准。结果24h尿蛋白的体表面积校正值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24h尿蛋白/体表面积(g·m -2 ·d -1 )=0.4×尿蛋白/肌酐[mg·dl -1 ·(mg·dl -1 ) -1 ]+0.6,其中又以晨尿的拟合优度较高。
以尿蛋白/肌酐≥0.2为诊断蛋白尿标准,灵敏度91.8%,特异度50.00%;尿蛋白/肌酐>1.5 为诊断大量蛋白尿标准,灵敏度92.45%,特异度90.48%。结论 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能够可靠的反映24h尿蛋白量,定性、定量诊断蛋白尿,可以成为临床上理想的筛检和随访指标。
鉴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
水肿从下肢开始,从下向上蔓延,病程长,易复发,晚期常常有肾功能损害,以高血压型出现最早。
肾盂肾炎: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腰痛、膀胱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为脓尿菌尿是其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炎,光过敏,雷诺现象,多脏器损害尤以心、肾最多见,其中肾受损占第一位。
其蛋白尿一般较多,部分患者以肾病综合征形式出现。
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男性好发,贫血重且与肾脏受损不相称。病情进展快,易损害肾功能,骨质破坏,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
其他:
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发热出现蛋白尿,心力衰竭肾淤血引起蛋白尿,药物中毒引起蛋白尿,因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一般诊断不困难。
来源资料:《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23期 尿蛋白肌酐比值对小儿蛋白尿的诊断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