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治疗/预防

时间: 2014-11-24 16:34:39 来源: 求医网

  过度疲劳的治疗

  1.对症处理:

  对脑力疲劳科学地使用大脑,设法提高用脑效率,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进行积极休息;心理疲劳,千万不要滥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应找出引起感情忧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脱,使心理恢复平衡;对病理性疲劳,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治疗,病因消除了,疲劳也就不存在了。

  2.补充饮食:

  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对选择食用含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鱼肉类等;多食水果、蔬菜和适量饮水亦有助于消除疲劳。

  3.休息恢复:

  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喘气”和休息时间建议的方法是躺下来放松肢体,或安枕大睡,往往一觉醒来倦意全消。另外,听音乐、练书法、绘画、散步等也有解除生理疲劳之功效。

  运动性疲劳的预防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来源资料:《国内运动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


查看更多关于“疲劳治疗/预防”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X光检查
常用药品:
尼尔雌醇片、血塞通片、硝苯地平、尿毒清颗粒(无糖型)
相关疾病:
慢性疲劳综合症、糖尿病、颈椎病、心衰

疲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