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7 16:02:22 来源: 求医网

  鉴别诊断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应考虑到神经性膀胱的可能,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是必要的,有些药物,如抗组胺类药酚噻嗪,神经节阻滞类药如胍乙啶,利血平,抗胆碱类药物如普鲁本辛等,在某些病人中也引起排尿障碍,甚至尿潴留,在老年病人,前列腺可能已有增大,这些药物很可能诱发急性尿潴留。下边来区分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与尿道口粘连、尿道口有白膜形成等疾病的联系:

  尿道口粘连:正常尿道有尿道腺,每天可分泌少量粘液,起到润滑和保护尿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些粘液存留在尿道中,对尿道粘膜有保护作用。尿道或前列腺出现炎症时可使分泌物增多,尿道分泌物在外尿道口干燥后,使尿道口两侧粘膜和皮肤发生轻微粘连,排尿通道略有不畅,在排尿的初始阶段出现分叉,大量的尿液将粘连冲开后分叉消失。

  尿道口有白膜形成:支原体引起的尿感,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细菌性尿感相似,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白膜形成。

  尿道口出现结节状或红色的出血性肿物:尿道旁腺癌早期症候为排尿困难,尿道出血、尿频、尿痛。远端尿道或尿道口出现结节状或红色的出血性肿物,尿道局部肿胀可触及肿物。当瘤灶增大时,可阻塞尿道或向外阴前庭、阴道口扩展,出现明显的溃疡、出血性的肿块,伴有疼痛和可能出现腹股沟、盆腔淋巴结的转移。

来源资料:《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盆腔
相关检查:
膀胱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尿路平片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黄酮哌酯片、重组人白介素、石淋通颗粒、萘哌地尔胶囊
相关疾病:
尿道创伤、尿道癌、尿道损伤、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