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便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19 09:45:14 来源: 求医网

  稀便的鉴别诊断方法:

  稀便和传染性腹泻不同,排便检查无病毒细菌;它和结肠炎也不同,不会引起肠道炎症的现象。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

  (5)呼气试验:

    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

    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稀便


查看更多关于“稀便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直肠检查、结肠检查、肛肠镜检查、肛肠检查、肠道检查
常用药品:
联苯苄唑乳膏、止泻灵片、绿梅止泻颗粒、龙虎人丹、腹可安片
相关疾病:
贾第虫病、小儿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稀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