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酸、盐酸、硝酸烧伤诊断
三酸在液态时可引起皮肤烧伤,气态时可造成吸入性损伤。
1. 有硫酸或盐酸或硝酸接触史。特别应询问酸的种类,接触时间,烧伤急救及有否酸雾吸入史;局部创面用pH试纸测试显强酸性。
2. 烧伤创面特点:硫酸烧伤创面一般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烧伤创面则呈黄蓝色;硝酸烧创面呈黄色或黄褐色。创面柔软、潮湿,颜色较淡者为浅度烧伤;烧伤皮肤呈皮革状,颜色深为深度烧伤。酸烧伤痂皮干燥,故痂皮下感染一般较少。
3. 往往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喉水肿、胸闷,甚至可出现肺水肿。
(二)氢氟酸烧伤诊断
除酸烧伤特点外,还具有强烈腐蚀作用,可溶解脂肪和脱钙,造成较持久的局部组织坏死。重者溃疡长期不愈,如不及时处理,损害可达骨膜,引起骨质无菌性坏死。
1. 有氢氟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早期可无症状,1~8h后出现剧痛。初期皮肤潮红,然后逐渐转暗红、干燥,继之创面苍白、坏死,最后呈紫黑色或黑色。也有局部水泡形成者,水泡液为咖啡色,创面不易愈合。
3. 氢氟酸烟雾吸入者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4. 按烧伤程度不同,患者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循环衰竭及肾脏损害等氟中毒病状。
(三)铬酸烧伤诊断
接触皮肤引起局部组织腐蚀作用,使蛋白质凝固。如果处理不当,铬离子可以从创面吸收,引起中毒。
1. 铬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溃烂,有水疱,表面呈黄色。创面可达骨膜,不易愈合。
3. 长期接触铬酸雾可导致鼻中隔溃烂及穿孔。
4. 创面面积较大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缺氧、肾功能损伤及各种管型与血红蛋白尿。
(四)草酸烧伤诊断
1. 有草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皮肤产生粉白色顽固性溃烂。
3. 烧伤面积较大可出现低钙血症、抽搐及肾损害。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酸烧伤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