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胃阴虚证中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感邪受病易与燥热相合,煎熬津液,“夫胃本属土,土似喜火而不喜水,然而土无水气则土成焦土,何以生物哉?况胃中之土,阳土也,阳土非阴水不养,胃中无水断难化物,水衰而物难化,故土之望水以解其干涸者,不啻如大旱之望时雨也”(《辨证录》)。因此,胃阴不足,则失于润养,胃失和降,常导致虚火内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生理状态下,协同完成消化水谷和吸收精微的功能,“脾胃者,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胃主司纳,脾主消导,一表一里,一纳一消,运行不息,生化无穷,至于周身气血,遍体脉络、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借此以生养”(《外科正宗》)。只有脾胃功能健旺,受纳运化水谷,并将气血精微输布和营养周身,才能保持健康无病,故《明医杂著》云:“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若胃阴不足,受纳不及,表现为饮食异常。通降不利,表现为大便的异常。若胃失和降,气机逆乱,则可出现胃虚气逆的病证。胃中阴液不足,则可见津伤胃燥,日久耗伤肾阴,可致胃肾阴液枯涸。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河北中医》 2009年 第4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