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的检查方法

时间: 2014-11-19 18:16:46 来源: 求医网

  脑干前部有基底动脉,后有中脑导水管,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神经核团,后果严重,死亡率高。脑干出血患者应及时的检查患病部位,其检查方法如下:

  CT检查表现为团状、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CT值为40~80HU;单发或多发(大多为单发);病变边缘清晰。若出血量大,可使脑干增粗,密度增高,桥池和环池变窄或消失,也可破入第四脑室,向上倒流,引起第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呈脑室铸形改变,体积膨胀,向前突破,可出现桥池、环池、鞍上池积血。少量出血时,要注意与后颅凹颅骨容积效应干扰相鉴别。

  如出血呈点状、小片状,病变出血部位局限,年龄轻,及时脱水减压治疗,往往恢复较好,血肿完全吸收。但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往往迟于CT表现。脑干出血发病急,大量出血,累及重要神经核团者,病情重,死亡率高,这可能也是延髓出血CT扫描少见原因之一。

  MR无骨质伪影干扰,能清晰显示脑干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形态,可以直接矢状和冠状成像,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定位能力。对于脑干陈旧性出血灶,由于其出血密度降低,CT扫描受后颅凹颅骨干扰大,病变显示不清晰。但出血后血红蛋白的变性在MRI上能引起特征性的信号变化,故MR能根据病变区的信号特点将脑干陈旧性出血和腔隙性脑梗死区分开来。因此MR对于判断陈旧性出血大小、数量及分布十分有价值。此外,导致出血的血管畸形及血管瘤,因为流空效应,不用造影,MRI也能很好地直接显示。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xdyxx/0606/2006-09-03-256962.shtml


查看更多关于“脑干出血的检查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内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脑血流测定、脑电图、颅脑CT、磁共振增强扫描、CT造影扫描
常用药品:
龟龙脑康、止血宁胶囊、止血宁胶囊、长春西汀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
相关疾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病、脑干损伤、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

脑干出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