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的中医疗法

时间: 2014-11-26 09:30:58 来源: 求医网

  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

  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湿热颇为对症。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脾胃湿热


查看更多关于“脾胃湿热的中医疗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胃超声检查、胃肠镜检查
常用药品:
溃疡散胶囊、康乐鼻炎片、平溃散、琥乙红霉素颗粒
相关疾病:
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气虚、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