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 2015-09-24 15:28:51 来源: 求医网

  所谓的血便,指的是由肛门所排出的血液,或者是粪便中含有血液,称之为血便,或便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者是下消化道的疾病,上消化道病变,比较容易造成吐血的情形,下消化道病变则容易造成血便的情形,通常上消化道的吐血会比较容易伴随着血便一同出现。

  一般的出血情形,是以十二指肠之Treitz韧带为一个分界点,韧带上的称之为吐血,发生的出血部位可能为口腔,鼻咽喉,食道,胃这些部位,而在韧带以下则称之为血便。血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位的异常病变,或者其他的因素所造成的便血情形。

  十二指肠

  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乳头癌等。这类消化性的溃疡在血便的形成塬因中算是极常见的,不当的饮食习惯,饮酒过量,药物不当使用,都有可能造成溃疡,最后形成血便的情形。

  肝,胆及胰腺

  可能为胆道癌,胆管炎,肝炎,胰腺炎,胆结石等疾病,因为这些肝胆胰腺的异常疾病,可能会引起续发性的溃疡情形,最后也会形成血便。

  小肠

  可能为小肠的良性或恶性肿疡,或者是小肠的憩室等疾病。

  结肠

  可能为结肠的良性或恶性肿疡,细菌(如阿米巴或痢疾)等感染,溃疡等情形造成之血便。

  直肠

  可能为直肠的良性或恶性肿疡,直肠发炎,直肠内有异物阻塞等形成血便。

  肛门

  可能为肛门的良性或恶性肿疡,或者是一般常见的痔疮,痔疮所形成的血便在临床常较为常见。

  其他

  可能因为其他疾病或异常病变所造成,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胶塬病,败血症,尿毒症,褐色细胞瘤等,都有可能因为这些病症而引起消化道粘膜器质性的病变,最后就产生血便的状况。

  药物

  某些药物的使用,会造成消化道的溃疡,形成上消化道的出血,或者是下消化道的血便,这些药物如阿斯匹灵,水杨酸长期製剂,抗凝血药物,类固醇等。

  血便的症状及恶化情形

  血便一开始会先出现腹部不舒服,腹痛的情形,还有腹部的鼓胀感。而后血便或吐血会伴随着一些症状出现,如头晕,四肢冰冷,出汗,发热等,这些情形是因为出血的情形所引起的循环衰竭产生的状况,同时也可能会有轻微的发烧,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病症而致白血球的增加。当吐血或血便的情形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会产生其他比较严重的症状,如贫血,电解质不正常,代谢性酸中毒。若是迅速又持续性的出血,可能会造成休克的情形。


查看更多关于“便血是怎么形成的”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臀部
相关检查:
直肠指检、大便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
常用药品:
麝香痔疮栓、肛泰、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痔疮膏
相关疾病:
结肠癌、大肠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便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