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治疗中的攻和补

时间: 2014-11-17 18:27:21 来源: 求医网

  祖国医学关于“邪”、“正”的理论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辨证法。例如肝硬化腹水这种病症,中医称为“鼓胀”。对这种病的治疗曾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以攻为主,另一种则主张用补,这是两个极端都有它的片面性。

  以攻为主,认为腹水是“邪”,消除了“邪”,则“正”就能自然恢复,坚决反对用“补”,说是“补药适足以增病”;则主张用“补”,认为“邪”由虚生,用攻只能使人体更虚,应该用“补”,使人体“正”盛而腹水自然消退,坚决反对用“攻”,说是“攻法只能取决于一时”。

  对于腹水病人必须全面考虑“邪”、“正”两个方面,用唯物辨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病症的矛盾,根据具体情况,“虚则补之”,“实则攻之”。攻邪要考虑致正气,补虚也要考虑致邪气。临床上邪、正、虚、实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从腹水病人来说,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较为多见,但正虚或邪实也不少见。所以治疗上就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病员的邪、正斗争情况和虚实的辨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给以辨证施治。

  如有的病员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四肢无力、气短疲乏、舌淡唇白,但腹水并不严重,这是正虚为主,应该采用补法,使他身体逐渐好转,腹水会随之逐渐消失;另一些病员体质尚好、精神充沛、言语有力,正虚不明显而腹水量多、腹部紧绷胀满、按之结实、尿少短赤,以邪实为主,就应采用攻法,腹水至于虚实复杂情况的处理,就要仔细分析。

  如有个别病员肢体瘦削,表现为正虚邪实,补虚则妨其实,攻邪又虑其虚,当用攻补兼施法,在攻邪中扶正,在扶正中攻邪,这样攻不伤正,补不增邪,腹水渐退;另有病员正虚而邪偏胜,表现为面色萎黄、体略消瘦,而腹水大量、气息急促、皆因邪重而累,不攻其邪则正益虚,此时治标急于治本,当采用先攻后补,先用攻法使邪势减退,继用补法使正气渐充,经过这样治疗,患者腹水退后则不再增加。

  同样道理,对于正虚偏胜者,不补其虚则正不胜邪,治本重于治标,应该先补后攻。因此,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必须针对病人邪正矛盾的具体情况,分别虚实、标本、缓急、轻重,真正做到“辨证施治”。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mingyi/jiangchunhua/539-7-4.html


查看更多关于“腹水治疗中的攻和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肿瘤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腹腔镜检查、超声检查、肠镜检查、肠道检查、血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人血白蛋白、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复方环磷酰胺片
相关疾病:
胰腺肿瘤、肝癌、肠癌、腹膜后肿瘤、急性腹膜炎

腹水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