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急促的中医药治疗

时间: 2014-12-08 17:48:28 来源: 求医网

  呼吸急促的中医药治疗

  呼吸急促是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伴随呼吸急促是常见症状,中医对喘病伴有呼吸急促患者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前题下,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可分为实喘和虚喘,以下是虚喘类型的辩证治疗。

  肺气虚,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治法:补肺益气。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肾气虚,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喘脱,症状: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或有痰鸣,咳吐泡沫痰,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

  喘病伴呼吸急促属危重病,但其预后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实喘因邪气壅阻,只要祛邪利气,一般易治愈;但若邪气极甚,高热,喘促不得卧,脉急数者,病情重,预后差。虚喘因根本不固,气衰失其摄纳,补之不能速效,故治疗难;若虚喘再感新邪,且邪气较甚,则预后差;若发展至喘脱,下虚上实,阴阳离决,孤阳浮越之时,。病情极险,应积极抢救,或可救危亡于万一。

  呼吸急促症状发生时,患者应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休息,充分给氧。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理化因素刺激,做好防寒保暖,饮食应清淡而富营养,消除紧张情绪。


查看更多关于“呼吸急促的中医药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急诊科、中医科、儿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胸部X片、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过敏原检查
常用药品:
二十五味肺病丸、平喘益气颗粒、六味锦鸡儿汤散、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氨茶碱、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
相关疾病:
急性上颌窦炎、婴儿闷热综合症、鼻疽假单胞菌肺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肺炎、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呼吸急促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