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及先天(胎传)性梅毒两种。前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给对方,后者由母体内苍白螺旋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硬下疳的发病常会经历以下变化:
病原体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为细长螺旋形微生物,长7~14um,宽0.25um。有6~12个螺旋。其螺旋规则约1um。螺旋体透明不易着色,故用普通显微镜很难看到,临床上常用暗视野显微镜进行检查并观察其特殊的运动方式
① 围绕长轴旋转而前后移动;
② 螺旋自身屈伸如蛇行;
③靠螺旋伸缩而移动。此外亦可用银浸染法和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查。迄今为止梅毒螺旋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尚不易培养成功,但其可在猿猴、荷兰猪、家兔、白鼠体内繁殖,其中以家兔的晕丸最为敏感,故一般多使用家兔进行接种,以保存梅毒螺旋体菌株,制作梅毒血清反应抗原。
梅毒螺旋体在适当生活条件下要进行横断分裂生殖,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为厌氧微生物,在体外很容易死亡。在潮湿之器皿和毛巾上可生活数小时。100oC 温度立即死亡,60℃2~5分钟,40℃3小时,39℃4小时死亡。对寒冷抵抗力强,0℃1~2夭,-78℃经数年不丧失传染性。一般消毒药物如升汞、苯酚、乙醇等均很容易将其杀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