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脊髓因意外事故受伤后,受伤脊髓平面以下身体的功能可能完全或部分受损。例如,背部中份脊髓严重损伤,上肢的功能活动可以正常,但下肢却可以出现瘫痪。此外,受伤的部位或该区域的上份可能出现疼痛,特别是在椎体受伤时。脊髓压迫因病变性质的不同和病灶所在部位、发展速度、波及范围的不同而异。因此,我们应普及和提高对脊髓压迫症的认识和重视。
一些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活动可以保存或在受伤平面以下反射增强。例如,膝反射,用叩诊锤敲击膝关节下方,引起小腿上举。脊髓受伤后,该反射可能减弱也可能亢进。反射增强的同时出现下肢肌肉痉挛。这类原始反射引起受累肌肉的紧张度增加,从而导致痉挛性瘫痪。痉挛的肌肉紧张发硬,有时引起下肢抽搐。如果运动和感觉功能在伤后第1周即有所恢复,则有可能康复。如果伤后6个月功能仍未恢复,则预示该功能可能会长期性丧失。一旦脊髓的神经组织完全破坏,则永远不能恢复。脊髓压迫可按照伤情原因分析和按照损伤部位或程度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按照伤情原因分析
1.开放性损伤
多见于战争时期,多伴有脊椎的损伤,主要见于枪弹、刀刺、爆炸性损伤使刀刃、砸伤、撞伤等直接作用于脊椎,使其发生骨折或脱位,进而使脊髓受到损害,损伤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损伤程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可发生于任何脊髓部位,以胸髓最为多见。
2.闭合性损伤
多见于和平时期,主要见于车祸伤、坠落伤、运动性扭伤、脊柱扭伤、过重负荷等,使脊柱发生过度伸展、屈曲、扭转,造成脊柱骨折、脱位,脊椎附件的损伤或韧带及脊髓供血血管的损伤,进而造成闭合性损伤。
二、按照损伤部位或程度分析
1.脊髓震荡
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遏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与出血
为脊髓的实质性破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脊髓挫伤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轻的为少量的水肿和点状出血,重者则有成片挫伤、出血,可有脊髓软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预后极不相同。
来源资料:《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