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红斑样皮疹诊断方法

时间: 2015-06-08 16:41:34 来源: 求医网

  导致红斑样皮疹药物种类不同,其潜伏期亦不同,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解热镇痛类、磺胺类药物潜伏期较短,一般在2周内发生。而卡马西平、别嘌醇、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类药物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在用药3~4周后发生。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临床特征是全身泛发针尖至米粒大小的脓疱,短时间内出现,呈急性发病。患者多伴有高热、寒战、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要判定是哪种药物引起的红斑样皮疹就很困难,因为只要很少量的药就可引起红斑样皮疹,又可在服药后很久才出现,在停药后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服用的每种药都是引起皮疹的可疑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甚至眼药水、滴鼻剂和栓剂都可能。只要可能,用与其化学结构无关的药物代替。如果没有药物代替,可将这些药物,每种单独用一段时间,看哪种引起反应。然而,如果患者对这种药物已有严重的过敏反应,这种方法可能是危险的。大多数药物导致的红斑样皮疹在致敏药物停用后消失。若皮疹干燥或发痒,可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缓解症状。虽然大多数荨麻疹未经治疗会很快消失,但还是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严重的可注射肾上腺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诊断时注意了解患者是否有明确服药史,初次接触有一定潜伏期,红斑样皮疹发生突然,多数为对称性分布进展快,1~2日即可遍及全身,皮疹色鲜红,伴瘙痒,皮疹与发热间无传染性规律。对服用多种药物的复杂病例,主要根据服药与发疹两者在时间上的关联,并参考疹型与诱发药物间的规律进行分析,常能找出致敏药物。对初次使用之药物,一般将分析重点限在两周之内,对再次使用者,可限在3天之内。

来源资料:《西部医学》 2010年 第9期


查看更多关于“药物引起红斑样皮疹诊断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皮肤检查、炎症检查、血检检查、健康检查
常用药品:
卤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克廷肤
相关疾病:
皮肤纤维瘤、皮肤瘙痒症、皮肤病、疱疹样皮炎

红斑样皮疹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