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时间: 2015-06-05 10:41:23 来源: 求医网

  医生通过检查分析发现,不少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往往有一种习惯性思维,发热了就想到要“消炎”。其实,诸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药物并非消炎药,而是抗菌药物,他们并非都行,都有自己的适用对象(敏感菌群),例如,无论何种抗菌药对病毒感染都是无效的;滥用抗菌药不仅无效,而且还可造成人体的菌群紊乱,导致真菌(即霉菌)等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产生药物热。

  血常规检查能够反映机体对致病因素尤其是感染的反应状态。白细胞增多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某些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白细胞极度增多见于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不仅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检查,也能鉴别其他相关疾病。大多数不明原因发热无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非白血性或亚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血沉检查主要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高及白蛋白减少也是鉴别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检查方式。血沉作为急性时相指标之一,最多见于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肝病、贫血等。急性感染30小时后,血沉可开始增快,至疾病恢复期常仍未恢复正常。对于慢性低热的患者,若其他检查均正常但血沉增快,常提示其病因是非功能性的,很可能存在一些隐匿的疾病,尤其是结核病和恶性肿瘤。血沉对于判断结核病和风湿的活动情况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C反应蛋白是在某些疾病过程中血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糖蛋白,C反应蛋白阳性见于各种组织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及风湿热活动期。不明原因发热时,C反应蛋白常为阴性,有助于细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的鉴别。总之,其对鉴别感染与非感染性发热、判断发热及鉴别炎性疾病的活动性均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体体温一般为36~37℃。医学上将体温在37.3~38℃,持续4周以上者,称为长期低热。不同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的诱因,同一种症状也可能有不同的疾病引起。长期低热不要忽视,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必要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任何部位,如肺、肠、腹膜、淋巴结、肾、关节、盆腔等部位的结核均可引起不明原因发热,尤其是肺外结核易被忽视。该类病人除需要查血沉外,还应作结核菌素试验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胸片、CT、肠镜等。

来源资料:《国内卫生检验杂志》 2008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检查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胸部
相关检查:
体温测量、骨髓有核细胞总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方刻林、赛美维、鼻渊通窍颗粒
相关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阳虚发热、肝结核、心火上炎、淋巴癌

不明原因发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