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所致湿热发黄的鉴别重点

时间: 2014-11-20 19:22:32 来源: 求医网

  湿热发黄属于湿热所致常见疾病之一,如热重于湿,则色如橘黄鲜明,口渴较甚,治以清热为主,兼用利湿消黄,用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如湿重于热,治以利湿消黄为主,佐以清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参苓渗湿汤、甘露消毒丹等。湿热发黄属于胆汁淤积性黄疸,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皮肤与巩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加;

  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④血清铁含量增加;

  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

  2、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除病史与临床检查之外,常须依靠实验检查。目前,病毒性肝炎至少应包括甲、乙、丙、丁、戊型A、B、C、D、E型。

  急性黄症型病毒性肝炎 其黄疸前期为数天至1周。最突出的症状是疲乏、食欲缺乏。恶心、肝区痛或不适感,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有些病例因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与腹泻,常被误诊为胃肠消化不良;有些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数病例可因发热与多发性关节痛,被误诊为风湿热。黄疸前期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此时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活性常明显升高阳性率达100%人最有早期诊断价值。黄疸出现后,自觉症状反而减轻,此时主要体征为黄疸、肝肿大或肝脾肿大,质略鹏触痛,肝区常有叩击痛,也可无明显肝肿大。肝功能试验总胆红素直接肝红素均升高,尿黄,尿中尿胆原排量增多与胆红素阳性,有助于诊断。

  3、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引起。皮肤癌痒与心动徐缓是常见的症状。肝肿大是常见的体征。无合并感染的机械性阻塞不致引起脾肿大。黄疸早期呈金黄色,稍后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黑色黄疸人如触及胀大的胆囊,提示阻塞部位在胆总管,起源肿瘤者较多,而起源于结石者甚少。肝功能试验总胆红素直接肝红素均升高,尿黄,粪便呈现白陶土样颜色。


查看更多关于“湿热所致湿热发黄的鉴别重点”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粪便红细胞、尿常规、肝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
相关疾病:
湿疹、石淋、痢疾、黄疸

湿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