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强调理气为先

时间: 2014-11-21 09:49:48 来源: 求医网

  湿热乃湿与热邪相兼为患,其治疗原则是解决湿与热的矛盾,为此“湿热浊气,交扭混乱……必日分消。”明确指出治湿热温病,当分解湿热之邪。古人又云“热自湿中而来,徒进清热不应”、“脘闷便泄属湿邪,先治湿”等,进一步指出了湿热为患,当以祛湿为先,祛湿孤热,热孤则易清。

  祛湿之法,强调理气为先,气机流畅,则湿不易聚,故前人有“治湿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据湿热所犯病变部位,有理肺气、运脾气、通膀胱、利三焦之气等不同。治上焦之湿,“莫如治肺,以肺主一身之气化也”,“肺不肃降,湿阻上焦,当开气分除湿”,“湿温阻于肺卫……当清上焦,湿走气自和”;治中焦之湿,宜苦温运中,或用开泄,或用苦泄,指出湿阻中焦阳气,“气阻不爽,仍以通为法”,“湿郁脾胃之阳,……宗古人导湿分消”,“当用苦泄,……随证治之”,或“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下焦湿热,治当通利膀胱之气,指出“湿热下注淋浊,当分利”,正所谓“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由此可见,治湿三焦法度井然。要特别指出的是,患者更应注重通利三焦之气,开上、运中、渗下,给湿邪以出路,为此有用“杏、朴、苓”治三焦之湿寓法于药例,指出“开上郁,佐中运,利肠间,亦是宣通三焦也”。

  总之,治湿热,祛湿为先,而祛湿又重在宣畅气机。清代医家华岫云对此总结为:“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亦犹低洼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

来源资料:《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11卷第1期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湿热强调理气为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粪便红细胞、尿常规、肝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
相关疾病:
湿疹、石淋、痢疾、黄疸

湿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