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结节的临床症状诊断

时间: 2015-06-08 17:16:24 来源: 求医网

  皮下结节为一种较硬,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小结,直径为0.2一10厘米大小,常位于受摩擦较多部分,如肘部伸侧、跟腱、头皮、坐骨结节或关节周围。少见部位有耳和鼻梁。皮下结节很少引起症状,偶尔可破裂或并发感染。典型的皮下结节生长缓慢,可持续存在或在病性缓解时消失。皮下结节的出现与高滴度血清类风湿因子、严重的关节破坏及类风湿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

  皮下结节多见于农村和工矿区,好发于单侧上、下肢(尤以右上肢,特别是右手多见),面部皮疹有时可见于儿童、妇女;首先在外伤处出现初疮,表现为皮下结节,黄豆至樱桃打,圆形、椭圆形炎性结节,质硬,不红不痛,对抗生素无效,破溃后成溃疡,有少量脓液,很难愈合;初疮出现约1-2周后,沿淋巴管向心性出现新的损害,呈条状分布;淋巴管红肿粗大,但淋巴结很少肿大;溃疡日久呈菜花样和疣状增生。

  皮下结节主要为真皮非特异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其是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明显。管壁变厚,内膜细胞增生,肿胀,变硬甚至管腔完全闭塞,真皮水肿,乳头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浆细胞。皮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以后则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皮下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浸润为散在小片状,伴以类纤维蛋白渗出。

来源资料:《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年 第3期


查看更多关于“皮下结节的临床症状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螺旋CT检查、CT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环磷酰胺片、秋水仙碱片、阿司匹林缓释片
相关疾病:
结节病、结节性硬化症、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痒疹

皮下结节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