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析口渴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2014-12-02 09:25:25 来源: 求医网

  口渴证,一般是热证的常见症候,每兼见便秘、溺赤、喜冷饮、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根据不同的原发病证,选用麦门冬饮、白虎汤、增液承气汤、承气汤等;亦可以西瓜(“天生白虎汤”)作为辅疗。


    口渴属津液亏耗者,咽干口燥,烦热升火,舌干少津。宜养阴生津。用增液汤、五汁饮、六味地黄丸等方;热邪伤阴者,可用连梅汤、大补阴丸。血虚者,多有血虚 兼证,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方;水湿停滞,渴不欲饮,胸闷纳呆,腹胀肢肿,小便不利,苔腻脉濡,用胃苓汤、五皮饮等方。

    痰饮内停者,每有口渴、胸闷、短气、心下悸、多痰涎,或有呕恶、反胃等症,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半夏茯苓汤等方以温化痰饮。瘀血内阻,用桃仁四物汤、 血府逐瘀汤以活血祛瘀。脾虚失于运化者,用七味白术散、春泽汤等;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阳,亦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与服。但口渴又有渴而引饮和 渴而不欲饮之分。所谓不欲饮,属内无邪火者。有些患者由于阴亏较甚,口中常无津液,则为口干,与口渴有所区别。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口渴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分析口渴的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血液透析、尿常规、CT检查、X平片检查
常用药品:
抗病毒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咽滴丸、振源胶囊
相关疾病:
糖尿病、脑损伤、肾病、甲状腺亢进

口渴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