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在住院患者中发现的17例肝内钙化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钙化灶单发6例,多发11例;位于肝右叶13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2例;肝包膜下3例,肝实质内14例;直径5~40 mm不等。B超表现为肝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CT表现为肝内极高密度影,CT值约100~200 HU,明显高于肝组织及肝内胆管结石密度;ERCP、MRCP未见钙化灶所在区域肝内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其中1例行肝右叶病灶局部切除,见钙化灶多发,呈乳白色,界限清楚,无包膜,质地较硬。结论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一种病理改变,临床上易与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典型的根据B超、CT表现可明确诊断。钙化灶形成后即稳定存在,对身体无明显不利影响,一般不需外科治疗。
钙化灶,肝;影像
随着B超、CT的广泛应用,肝内钙化灶的检出日渐增多,其影像学表现同肝内胆管结石相似,容易与之发生混淆。临床上肝内钙化灶常被误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因二者处理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正确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医师对肝胆管结石病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入,然而,关于肝内钙化灶的成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未见详细的文献报道。我科近6年来在住院病例中共发现肝内钙化灶患者17例,现将其临床和影像特征简要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2~64岁,平均47岁。病史中有明确乙肝史2例,肝血吸虫病史1例,肠道蛔虫病史1例。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就诊4例,健康体检发现4例,余9例均因肝胆结石病就诊时发现,其中胆囊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2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钙化灶单发6例,多发11例;位于肝右叶13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2例;肝包膜下3例,肝实质内14例;直径5~40 mm不等。
1.2 B超表现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B超检查,检出15例。表现为肝内强光点、强光团或强光带,大部分后方伴明显声影;多发的一般呈散在分布,有的相互靠近呈条索状或串珠状排列;实质内病灶多位于肝内管道附近,但局部胆管不扩张。诊断:肝内钙化灶4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肝血管瘤1例。
1.3 CT表现13例行CT检查,检出12例。平扫表现为肝内点状、片状或团块状极高密度影,CT值测定约100~200 HU,明显高于周围肝组织密度(CT值约40~70 HU);边界清晰,外形多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多发病灶有的呈散在分布,有的则相互融合呈月牙状或串珠状排列;部分病灶靠近或紧贴肝内管道结构,但局部胆管未见扩张表现;增强扫描始终无强化,密度仍明显高于强化的肝组织。诊断肝内钙化灶10例,怀疑肝内胆管结石2例。
1.4胆管影像学检查8例ERCP,1例MRCP检查,均未见病灶所在区域肝内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影。
1.5结果9例有肝胆结石病的患者住院中均做了相应外科处理,其中1例胆囊结石患者因其肝内钙化灶较多且相对局限,行胆囊切除的同时给予肝右叶病灶局部切除。观察肝脏标本,肉眼未见明显肝损害表现,肝实质内见小结节样病灶多个,呈乳白色,界限清楚,无包膜,结构致密,质地较硬,部分排列呈串珠状,有的靠近肝内Glisson’s鞘,但局部胆管无异常;光学显微镜下见病灶周围肝组织有纤维化改变,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病理结果示肝内钙化灶。余16例患者未对钙化灶进行外科处理。
1.6随访本组病例随访2个月~5年余,钙化灶均稳定不变;手术切除1例,随访4年未见肝内钙化灶再发。
2讨论
肝脏的各种慢性炎症如脓肿、结核、梅毒,某些寄生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肝硬化,局部肝外伤、血肿形成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肝脏钙化,而肝内钙化灶的出现多表明病变已趋稳定或愈合,其通常局限于病变区内,是肝实质的非特异性钙化。钙化多发生于肝右叶,可单发或多发,散在分布或相互融合,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小的约3~4 mm呈斑点状,大的可达3~4 cm似团块状,可能与其成因有关。钙化灶形成后,即稳定存在,一般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以及CT对钙质存在的高敏感性,使肝内钙化灶的检出率及确诊率明显提高。
来源地址:http://search.39kf.com/s?d=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