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则往来流利,举之浮紧,按之滑石。凡洪大芤实,皆属滑类。不似实脉之逼逼应指,紧脉之 往来劲急,动脉之见于一部,疾脉之过于急疾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 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滑为痰逆食滞,呕吐上逆,痞满壅肿满闷之象。然亦以有力无 力分辨。如系滑大兼数,其脉当作有余;若止轻浮和缓不甚有力,当不仅作有 余治也。或以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脉见滑利者有之;或以痰湿内积,而见脉滑者有之。至于平人脉滑而和, 则为无病。妇人经断而见滑数,则为有孕;临产而见滑疾,则为离经。泻痢而见弦滑,则为脾肾受伤;久病 而弦滑,则为阴虚。岂可概作实治乎。(李时珍曰∶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 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
来源资料:《脉理求真》卷一 新着脉法心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