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肉芽肿是指皮肤上的肉芽肿,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炎性因子有关。常见于慢性肉芽肿病、鼻恶性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淋巴瘤等。所以患者在诊断该症时,需要明确知道如何鉴别,以免出现误诊的情况。
容易与皮肤肉芽肿混淆的症状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可称为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病通常在世界上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出现,尤其以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多见,我国较少发病。
嗜酸性肉芽肿(EG):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肿是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侵犯部位为骨骼和肺。这占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黑人本症极少见。
非嗜酸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镜下为非干酪肉芽肿,其中央液化坏死,近腺体管腔中有主要的组织细胞增多,周围绕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伊红细胞。
蕈样内芽肿:过去被误称为蕈样酶菌病,现已证实是一种原发于皮肤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但亦有10余岁或60余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有三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斑片或斑块发展成肿瘤,也可直接发生肿瘤,称突发性蕈样肉芽肿,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10%的病例可发生红皮病,称为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本病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平均为4-10年。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皮肤损害,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以环状丘疹或结节性皮损为特征。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皮肤肉芽肿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