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出现慢性肾炎、肾衰竭的病因、病理比较复杂。脉诊常变现为沉脉,中医临床多认为以肾虚为主,或者认为在肾虚的基础上,兼夹湿热或血瘀或气滞等,但其治疗都离不开补肾或滋养或强阳或填补等。
脉沉主里病,沉脉又是气脉,也是水邪蕴蓄之脉,沉濡或沉软,濡软主湿浊痰饮,在肾炎中诊为沉濡之脉,反映出痰饮湿滞蓄积中焦,或湿滞下焦,按之弦细滑数,弦主肝郁,滑数主痰火郁热,细主阴伤,因此,重按仍有弦细滑数之感,实质上反映肝郁痰火内蕴不解,结合舌绛干红起剌,心烦梦多,大便干结,可以诊断为内有郁热,湿阻气机,周身气血流行不畅,经脉失和,而见神疲腰痛,湿郁于内,气机受阻,肠腑传导失常,故见大便稀溏,此便溏绝非脾虚、肾虚,不可以按虚证论治,此乃湿郁之象。因此,不能将湿郁和肾虚混为一谈。总之,辩证着眼于热郁于内,湿郁不化,这种湿热混合,谁多谁少,哪为主哪为次是错综复杂而非单纯的。
临床认为慢性肾炎、肾衰竭等绝非单纯肾虚,切勿以补肾为主。临床上肾病大多表现脉弦、细、滑、数、沉取尤甚,舌红质绛,心烦急燥,大便干结,伴有神疲乏力,或舌淡滑润,时有下肢浮肿,纳谷不香等,如果囿于成见,不能详审细参,单纯注重舌淡滑润,下肢浮肿,纳谷不香等症状,加上一般认为肾炎病是肾虚,就可能轻易辩为脾肾阳虚而投以八味丸之属,这就等于抱薪救火,病无愈期。
在辩证上,强调脉、舌、色、症相结合,分析复杂的矛盾,脉濡软,腰酸,周身疲乏,舌苔白腻,此为湿郁气机不畅;心烦梦多,小溲短赤,此都是热郁于内;舌绛且干,尖部起刺,此为郁营分而阴分又伤;舌胖质淡而尖部红绛,此为热郁湿阻等,如此复杂多端,绝非单纯肾虚一途,必须强调辩证。热郁者清透,湿阻者芳化,热郁阴伤者,一方面宣透,另一方面注意甘寒养阴。湿热内蕴下焦,日久波及血分,注重清化湿热,凉血化瘀。乱用温补无疑是抱薪救火。
治疗肾病当主张强调禁食一切辛辣及含脂肪蛋白之品,同时强调控制饮食的数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一般1天不超过250g主食,要求食用新鲜蔬菜。其原因是甘甜肥厚易增湿生痰;辛辣香燥每多化火伤阴,加重郁热生成,阻碍气机通畅。加强锻炼是排泄氮的好方法。每日散步2小时,有利于肾脏排氮功能的恢复。事实证明,饮食禁忌和功能锻炼,在协助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10/29/29/24/36.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