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时间: 2014-12-16 17:44:54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认为,哮喘喘鸣的成因多数由于幼年时期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时宣透,或过早服用寒凉润肺止咳剂,使邪留肺系,肺失清肃,以致咳嗽迁延不愈,日久反复,肺气受伤,邪伏于肺,渐成宿根,一遇气候骤变,或其他因素刺激,极易感受外邪,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喘鸣。

  哮喘发作期的治疗要辨别感受外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以透邪为主,佐以祛痰解痉。急性发作初期,以风寒束肺,肺气失宣症状多见,应辛温宣透,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为基本方。三拗汤中麻黄辛温宣肺,止嗽散中荆芥解表祛风,是审因求本之治。但需注意青少年患者往往一经宣肺达邪,风寒见证易转风热,此时应除麻黄或减其量,而加人牛蒡子、前胡、桑白皮等清肺透邪之品。无论风寒、风热或痰热、痰湿,都宜加虫类药物如僵蚕、蝉衣,以疏风解痉,化痰散结。此时,在宣透中加一味沙参,以益肺气不恋邪。至缓解期,治法虽以养血益气、扶正培本为主,但仍须参用数味宣透之品,以清透余邪。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都气丸、人参蛤蚧散、蛤蚧定喘丸等。

  (1)发作期①寒哮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处方:射干10克,蜜炙麻黄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15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细辛6~9克,甘草9~15克。加减:寒痰粘稠加旋复花9克(包煎),白芥子9克,莱菔子30克,苏子9克。

  ②热哮治法:宣肺清热,涤痰止哮。处方:麻黄15克,杏仁15克,石膏50克,甘草15克。加减:痰多加川贝、桔梗、陈皮;咳嗽重加前胡、金沸草、白前;喘重加地龙、桑白皮、旋复花(包煎);发热重加大石膏量,另加黄芩、知母、双花;喘息缓解期加冬花、紫莞、五味子。

  (2)缓解期①肺虚治法:养阴益气,补肺止哮。处方:太子参9克,麦冬9克,五昧子5克,陈皮5克,苏子9克,地龙9克,乌梅5克,磁石30克,紫河车6克,补骨脂9克,桃仁9克。加减:偏气虚加黄芪;偏阴虚加生地、沙参、冬虫夏草;阳虚加附子、肉桂;血瘀加丹参、川芎;痰盛热瓜蒌仁,兼睥虚加六君子汤。

  ②肾虚治法:补肾纳气,温阳平喘。处方:熟地、丹皮、泽泻、补骨脂备10克,茯苓、五味子各12克,山药20克,出茱萸15克,胡桃肉15克。加减:偏肾阳虚加附子、肉桂、蛤蚧;偏肾阴虚加女贞子、石斛;咳嗽痰多加杏仁、苏子、半夏;食欲不振加神曲、山楂。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zhiqiguanxiaochuan_21088/


查看更多关于“喘鸣的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颈部、胸部
相关检查:
X线片、胸部CT、核磁共振、支气管镜检查、纤维鼻咽镜、血气分析
常用药品:
筋骨草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沙丁胺醇气雾剂、复方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相关疾病:
小儿右肺中叶综合征、小儿先天性肺囊肿、获得性血友病、新生儿喉喘鸣

喘鸣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