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时间: 2015-06-04 18:01:27 来源: 求医网

  人体皮肤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土壤接触后,其中的感染性幼虫即从皮肤侵入,不能穿达生发层下,仅能在真皮和粒层间以每日数毫米至数厘米的速度移行,产生蜿蜒隧道形成钩蚴性皮炎。钩蚴性皮炎外观呈红色硬斑,有时有水泡形成,组织学检查显示隧道周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钩蚴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寄生人体的钩蚴,主要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蚴)及美洲板口线虫(简称美洲钩蚴)两种。常寄生于狗、猫等的锡兰钩蚴(A.ceylonicum)、犬钩蚴(A.caninum)、马来钩蚴(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肠发育为成虫,而巴西钩蚴(A.braziliense)仅感染期幼虫能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匍行疹,不发育为成虫。钩蚴成虫长约1cm,大小因虫种而异。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形,称交合伞。活时呈半透明米黄色或淡红色,死后呈灰白色或砖灰色。

  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58μm×36μm。卵壳很薄。在新鲜粪便中虫卵常已发育至2~8个细胞。各种钩蚴的虫卵大体相似,不易鉴别。十二指肠钩蚴与美洲钩蚴的杆状蚴形态相似,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还可利用PCR方法,扩增虫卵DNA,再以限制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以此鉴别两类钩蚴。

来源资料:《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 第09C期


查看更多关于“钩蚴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粪常规检查、钩蚴卵检查、皮内试验检查
常用药品:
维生素B1、硼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软膏、噻苯咪唑软膏
相关疾病:
异嗜症、缺铁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心功能不全

钩蚴性皮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