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钩蚴性皮炎的诱发因素

时间: 2015-06-04 18:25:48 来源: 求医网

  钩蚴性皮炎,为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钻进皮肤时所引起的局部炎症。虫卵经1~3天孵化成杆状蚴,此时尚无感染能力,又经5天左右即蜕皮成丝状蚴,当在菜园、果园、茶园、种植园区及矿区赤脚行路时,即有可能进入皮肤,受到皮肤温度的刺激,立即表现出活跃的钻刺活动,一般通过毛囊、汗腺孔或皮肤较薄部位侵入皮内,继而在钻入的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钩蚴可分泌一种透明质酸,可溶解角蛋白、胶原和弹性蛋白,损伤皮肤穿透毛囊。侵入皮肤后可引起皮肤变态反应。

  钩蚴生活史中不需要任何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空肠,少数见于十二指肠与回肠上中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荫蔽、疏松土壤中,于24h内可发育为杆状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细菌及有机物为食,需蜕皮2次,经5~7天发育为丝状蚴。若气温低于13℃,虫卵不会发育。丝状蚴是钩蚴的感染期,体表有鞘,对外界的抵抗力甚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

  钩蚴具有向温性,当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时,可在5~10min内侵入人体,经淋巴管或微血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上行至会厌部,随人的吞咽活动,经胃进入小肠。第3次蜕皮,并形成口腔,经3~4周,再蜕皮1次后,发育为成虫。雌虫经交配后产卵。自幼虫侵入皮肤,至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可有很大差异,一般为50天,但十二指肠钩蚴则偶可长达6~8个月。成虫约可活5~7年,但多数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

来源资料:《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2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形成钩蚴性皮炎的诱发因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粪常规检查、钩蚴卵检查、皮内试验检查
常用药品:
维生素B1、硼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软膏、噻苯咪唑软膏
相关疾病:
异嗜症、缺铁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心功能不全

钩蚴性皮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