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多万,癌性疼痛发生率62%,30%重度疼痛,30%中度疼痛,40%轻度疼痛,约四分之一新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四分之一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及四分之二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提早了解其发病机制,并积极的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疼痛发生率。
癌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如下:
感觉神经系统内部存在着疼痛的知觉感受器、痛信号传导神经及疼痛中枢整合译痛信号的一系列组织结构。痛觉感受器即游离神经末梢,遍布全身,包括皮肤、关节囊、动脉壁及内脏器官。
这种感受器能感受机械性刺激(如牵拉、压迫)、冷热刺激及某些化学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蛋白水解酶等)的刺激,这些刺激沿神经纤维上传至感觉神经元,然后沿脊髓丘脑束上传至大脑感觉中枢,经分辨及处理整合后形成痛觉。
癌性疼痛常由以下两种形式出现:
1、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如肿瘤侵及胸、腹膜及脏器,压迫神经和骨转移等。
2、缓肿瘤治疗所致:如放射性神经炎、皮肤炎,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引起的组织坏死,手术后刀口疼痛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