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无力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15-06-24 15:21:50 来源: 求医网

  肌肉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所致之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的骨骼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以10~35岁最多见,亦有中年以上发病者。肌肉无力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对于每个不同患者来说有不同的原因,肌肉无力如何诊断,全面的神经检查有助于查明感觉、协调运动、精细动作、反射是否有异常。神经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有助于确定支配肌肉的神经功能是否正常,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的电冲动可帮助确定肌肉是否正常。如果肌肉异常,肌电图有助于区分原发性神经异常及原发性肌肉异常。如果问题出在肌肉本身,可进行肌肉活检,即取一小片肌肉进行显微镜检查。血液检查可查红细胞沉降率,它升高提示有炎症。肌酸激酶是一个正常的肌酶,当肌肉损伤时释放入血。

  (一)血清酶测定:

  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亦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诊断困难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去氢氢化考的松1肌肉无力/kg体重,4-6小时后患者血清CPK可显著升高。

  ②血清肌红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③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但正常人血清PK值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因此不同年龄组要用不同标准值,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0,以上三项血清酶中CRK,PK的阳性率高于Mb,三项综合检出率为70%左右。

  ④其它酶:如醛缩酶(ADL),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异改变,亦不敏感,但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无假阳性现象,故能与CPK和Mb的测定起相辅相成作用。此外,血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也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二)尿检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减少。

  (三)肌电图:可见插入电位延长,肌松弛时出现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波幅和平均进限均较正常为低,也可见短棘波多相电位,强收缩时可见病理干扰相,峰值电压小于1000μ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四)肌活检:可见如前述的病理改变,若有条件可应用X-CT或核磁共振检查技术,能发现肌肉变性的程度和范围,可为临床提供肌肉活检的优选部位。

来源资料:《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 第16期


查看更多关于“肌肉无力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检查、胰岛素原检查、一氧化碳检查
常用药品:
金路捷、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呋噻米注射液、硫代硫酸钠
相关疾病:
胎死不下、老年人肺炎、类风湿关节炎、躯体形式障碍

肌肉无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