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晕眩应及早检查内耳

时间: 2014-12-01 14:53:07 来源: 求医网

  医学临床发现,绝大部分的晕眩都与内耳疾病有关,并且绝大部分的晕眩只要经过规范治疗,都能得到治愈或缓解。国内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对3116例晕眩患者的病因分析中发现,外周性晕眩约占77%,中枢型晕眩约占23%。外周性晕眩的主要发病部位位于内耳,主要包括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晕眩、前庭神经炎等。另外,许多外伤后引起的晕眩病变也主要与内耳振荡或损伤有关。以往认为,有许多晕眩可能与颈椎病有关,但现代循证医学的许多资料表明,只有少数的晕眩与颈椎病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内耳被称为“迷路”,发生在内耳的一系列晕眩疾病无法借助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诊断较困难,因此,受过晕眩疾病专业训练的医生的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晕眩:俗称“耳石症”。近年来国外的调查认为该病是晕眩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外周性晕眩的20%~40%,多发于30~60岁人群。本病大多数为特发性,即原因不明,部分可能与头部外伤、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及偏头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从床上坐起、躺倒、弯腰及平卧位翻身或转头时发生短暂晕眩,其持续时间一般均小于60秒,可伴有恶心、呕吐及头昏等感觉。目前的一些检查,如头颅CT、核磁共振等均不能明确诊断该病。体位试验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晕眩的金标准。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耳石复位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经复位方法治疗后晕眩症状均能立即消失,辅以药物治疗后头晕等症状于数日后缓解。

  梅尼埃病:本病的发生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典型症状为发作性晕眩、波动性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晕眩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平衡障碍。但部分患者可能只出现晕眩等前庭系统症状称之为前庭型梅尼埃病;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称之为耳蜗型梅尼埃病。梅尼埃病多发生于中年人,老年人及儿童发病率较低。梅尼埃病在发作期予以药物对症治疗能减轻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型梅尼埃病患者,可予以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也称化学性迷路切除),这种方法治疗简便、经济、效果不错,但可能会发生听力下降的并发症。

  前庭神经炎:多发生于中年人,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冒史。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晕眩,晕眩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发作期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可予以前庭功能训练。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0223/2010/07/11.htm


查看更多关于“经常晕眩应及早检查内耳”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头颅X线摄片、脑电图、胸片、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
常用药品:
抗胆碱药、抗组胺药、苯二氮卓类药、西比灵
相关疾病:
耳源性疾病、颈椎病变、高血压、低血压、高黏血症

晕眩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