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初期阶段的西医治疗

时间: 2014-12-01 11:35:40 来源: 求医网

    核黄疸初期阶段常表现为新生儿黄疸,其中生理学黄疸无须治疗,病理性黄疸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比如针对溶血性贫血、感染性黄疸等进行相对应治疗。但病理性黄疸可能导致核黄疸,所以及时降低过高的胆红素水平时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接种降低血胆红素的方法:

   (1)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注意
    A.因光疗时通过体表接受光的照射而使体表组织间隙中的胆红素得到光分解,从而降低胆红素,所以必须充分暴露小儿皮肤,使之有较大接触面积。用黑布遮住双眼,防止损伤视网膜;用尿布遮盖生殖器,防止损伤生殖器功能;遮盖面积勿过大,否则影响疗效。

    B.因患儿需裸体,光疗箱的温度要求30℃左右,湿度50%。夏季防止过热,冬季注意保暖,箱内应有降温及保暖设备,每2~4 小时测体温及箱温1 次,以便随时调整。

    C.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天液体入量应增加15%~20%,并应监测尿量。

   (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5-—6mg/kg/日光照治疗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3)换血疗法:作用:①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②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③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查看更多关于“核黄疸初期阶段的西医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儿科、内科、急诊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头部
相关检查:
头颅CT、血常规检查、ABO血型检查、Rh血型检查
常用药品:
地塞米松、苯巴比妥、尼可刹米、10%活性炭溶液、琼脂、丙种球蛋白、白蛋白
相关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黄疸、母乳性黄疸、重度贫血、无胆色素尿性黄疸综合征

核黄疸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