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其是以视网膜核层为起源的胚胎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为单侧性,约30%~35%的病例双眼先后发病。本病与家族遗传有关。
患儿往往出现白瞳孔,俗称“猫眼”;开始仅能从一个角度看到,而当肿瘤向眼球内生长,白瞳孔便长期存在。瞳孔区出现特殊的金黄色反光。继之,眼球向内或向外偏斜,此时视力已丧失,一旦发觉患儿有上述症状时,必须去医院作详细的眼内检查。此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除依据眼部症状外,还须作X线、CT和超声波检查。在后期,肿瘤往往生长迅速,易于向眼球外转移。转移可经淋巴管、血管至骨骼及肝、肺等器官或沿视神经蔓延到颅内,终至病人死亡。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大约40%的病例属遗传型,即由于父母患病或携带有突变基因,或父母的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在患儿出生时全身细胞已有一次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的突变。另约60%则是患者本人Rb1基因两次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属非遗传型。遗传型患者常为双侧或多发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也较散发型者为早(15个月:30个月)。双侧性患者中还有少数患者可见一条13号染色体异常,主要是其长臂1区4带的缺失。13号长臂的这一区带正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所在之处。
一旦明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则应根据单侧和双侧肿瘤区别对待。单侧肿瘤在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肿瘤范围已较广,惟有摘除患眼。双侧肿瘤,若一只眼尚有视力,则应摘除另一只已失明眼,并积极治疗保留好眼,保守疗法可采用放疗、光凝及化疗。如双眼视力全无,为挽救患儿生命,应劝作双眼球摘除。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双侧性较单侧性严重。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22-18.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