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腹满病因概要

时间: 2014-12-15 10:30:08 来源: 求医网

  凡邪气自表传里,必先入胸膈,以次渐从胁肋而后入胃,邪气入胃,乃为入腑,是以胸满者犹属表证,胁满则半表半里也。大抵胸胁满者,以邪气初入于里,气郁不行,所以生满,尚未停聚为实,故但从和解,以小柴胡之属则可愈矣。若果实邪在上,留滞不能散者,乃可吐之。

  华元化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是因邪已收聚而未及散漫者,乃可吐也。在仲景用栀子豉汤,或瓜蒂散之属,栀子豉汤可吐客热,瓜蒂散可吐实痰。其或一时药有不便,余有吐法在新方攻阵中,可以代之,或即以和解之药探而吐之,无不可也。

  腹满证,按华元化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即为入腑,入腑即在腹也。若腹虽满而未甚者,犹是未全入腑,不可攻也。然腹满之证,有虚实也,有寒热也,不可一概皆以实论。

  观《金匮要略》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是不减者为实满也。又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是或进或退,时或减而时复如故者,本非结聚实邪,此虚满也。大抵腹满之证,本属太阴,若是阳邪,则必咽干烦热,脉实有力;若是阴邪,则必腹满吐食,畏寒自利,脉息无神,可以辩之。实热者可清可攻,虚寒者宜温宜补也。

来源资料:《景岳全书》 > 卷之八须集·伤寒典


查看更多关于“胸胁腹满病因概要”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检检查、腹部检查、腹腔镜检查、肠胃病检查
常用药品:
麻仁润肠丸、健脾丸、健胃消食片、醒脾养儿颗粒
相关疾病:
虚疟、气臌、急性黄疸型肝炎、产后三冲、寒湿困脾

腹满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