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理变化是以胃黏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多种因素导致胆汁反流,致使胃黏膜长期处于炎性剌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中医认为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所致。
病理上以脾胃升降失调为重点,多以脾阳虚弱或胃阴不足为本,湿热郁阻,气滞血瘀为标。临床多见虚实相兼或虚多实少之症,初病在气,久病见阴虚络瘀或虚寒兼瘀。
胃痞的病理:
胃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能力,胃壁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萎缩性胃炎发生在粘膜层,并不是指胃部的容积变小了,而是由于对胃粘膜的刺激,导致粘膜层萎缩、消失、发生病理性增生等,胃部会感觉胀满,中医称其为胃痞。
胃痞就是中医所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萎缩性胃炎会导致胃腺体减少,胃酸分泌减少等,影响消化功能,引起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感,严重的还会引起恶心呕吐,导致贫血等。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1/08/23/6806.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