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对胃痞病机的浅析

时间: 2014-12-20 14:08:54 来源: 求医网

  各种原因致脾胃升降失常,阴阳失和,寒热交织,虚实夹杂等,均可出现胃痞。《伤寒论》论及胃痞,散见于六经病变。其归纳胃痞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脾胃不和,中气受制,上热下寒;

  二、表寒里饮,或外邪犯胃。若表寒又加水饮内停,犯于肺胃,寒饮伏肺,发为小青龙汤证;

  三、误诊误治,脾阳不升,胃失和降;

  四、脾虚胃弱,正邪交争。脾虚胃弱,正邪交争,正虚邪实;

  五、肝胃气滞,枢机不利。如:“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六、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水热互结,或结或痞。常见于诸泻心汤证;

  七、它脏受制,累及太阴。乃肾阳虚衰,水饮内停,气机失于升降而致,可出现“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等或然症。

来源资料:《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 第8期 作者:杨永龙 蒋友翠


查看更多关于“《伤寒杂病论》对胃痞病机的浅析”的相关常识>>

胃痞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镜检查、胃超声检查、胃病检查
常用药品:
摩罗丹(浓缩丸)、消食十味丸、胃灵颗粒、温胃舒胶囊
相关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痞满

胃痞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