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的证候特征是阴气俱虚,临床表现包括阴虚内热和运化失司两个方面。甘淡滋脾是脾阴虚基本的治疗方法。一般患者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还需对该疾病的致病因素多加了解,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脾阴虚的致病因素如下:
1、饮食偏差
根据中医长期临证体验,询问脾阴虚患者的生活习惯,发现大多有嗜食辛辣和饮酒的历史。辣椒辛烈,酒性属火,尤其是高度的白酒,多易灼伤胃阴,并影响到脾。
近些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盛行辛辣,一盆菜中2/3是辣椒或辣油,辣味的过食久用,就会过度刺激灼伤咽喉食道、胃、肠黏膜,并化热化燥,伤及这些部位的阴液。再有现在盛行的煎炸食品,也是劫伤津液,灼伤脾胃阴液的凶手。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会如此。
2、熬夜
天地四时运行,万物化生,都有阴阳消长、动静得宜的道理。根据大自然的规律,白天主阳,主动,万物充满勃勃生机,阳气升腾向上,晚上主阴,主静,万物静谧安详,阴气内沉向下。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的阴阳也与之相应。
夜晚是阳入于阴的时候,是我们身体得到修复的较好时段,小孩子也是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身体长得最快。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熬夜,年轻人熬夜游玩,中年人熬夜工作。熬夜不但让阳气得不到安养,更让阴液得不到滋生,也会造成脾胃阴虚。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