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感染的发病机理

时间: 2015-06-08 15:04:43 来源: 求医网

  蛔虫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特别是广大农村儿童得病更多。临床上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消化道症状如腹痛、食欲改变,儿童可有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等。该疾病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日常还需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多加了解,提早针对预防。

  蛔虫感染的发病机理如下: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每条雌虫一天一夜可以产卵达20万个。大量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育为成熟的虫卵。把带有成熟虫卵的人粪浇蔬菜,或干燥后的虫卵随风飘扬,都会污染环境而进行传播。如果吃生瓜果或未炒熟的蔬菜,可把虫卵吞下胃肠道。田间劳动妇女未洗净手喂奶,也可将虫卵带给婴儿。幼儿喜爬在地上玩耍,手上沾染了蛔虫卵,如拿东西吃或咬手指,都可引起蛔虫感染。

  成熟蛔虫卵到了小肠内就变成幼虫。幼虫穿过人的肠壁粘膜,经淋巴管及血循环到肺,再沿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然后咽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从幼虫在呼吸器官内移行过程,可了解到为什么患蛔虫感染的孩子经常容易咳嗽。

  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不仅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还因蛔虫有见孔就钻的习性,当环境不合适的时候,如发热、消化不良或打虫药剂量不足等;蛔虫就会在肠子里面乱钻。如果蛔虫钻到胆管里,可发生胆管炎或胆道蛔虫,若钻到阑尾里可发生阑尾蛔虫,若扭结成团阻塞肠道,就引起蛔虫性肠梗阻,有的甚至钻破肠子而造成肠穿孔。

来源资料:《国内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年 第12期


查看更多关于“蛔虫感染的发病机理”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肛门拭子检查法、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粪便显微镜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片、阿苯达唑片、乌梅丸、甲苯咪唑片
相关疾病:
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肠道蛔虫、胆道蛔虫病

蛔虫感染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