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外周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与其他血液疾病类似,而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表现。从某种意义而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诊断过程可以理解为是与所有已知的其他骨髓造血衰竭相鉴别的过程,当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后才考虑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那么,怎样才能诊断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做出正确的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中要求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应有两系或三系减少,即应至少具有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50×109 /L,中性粒细胞<1.5×109/L三种情况中的两种。如果患者外周血细胞轻度减少不到上述标准,即使具有外周血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也不能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这类患者可能进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变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后应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型别,目前国际上的再障严重程度分型标准将再障分型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面积<正常的25%,如<正常的50%,则造血细胞应<30%;外周血指标具备下列三项中至少两项,粒细胞<0.5×109/L;校正的网织红细胞<1%,或网织一定值<20×109/L;血小板<20×109 /L。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备中性粒细胞<0.2×109/L,余标准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达不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标准。
怎样才能诊断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临床在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清铁含量明显增高,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降低,血浆铁消失时间延长,红细胞利用率降低,红细胞内胆碱酯酶活力正常,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者则显着减低;抗碱血红蛋白约2/3患者有轻度至中度的增高。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内科杂志》 2014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