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诊断肝癌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呈进行性消瘦、异常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出现原因不明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以及肝区憋闷胀痛不适等临床情况,而且肝区的疼痛还是在中晚期肝癌的**症状。此外,诊断肝癌还有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两种方法。甲胎蛋白更较为常见,也最为简单、实用。如果病毒性肝病合并afp> 400 μg/l就可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尽早配合完善影像学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诊断肝癌的方法如下: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肝脏超声检查。此项为非侵入性检查,其操作简单、直观方便、准确无创、费用低廉、普及广泛,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伤害,可用于肝癌普查和治疗后的随访。其次,ct检查已被称为肝癌诊断的常规重要手段。腹部ct增强扫描可清晰地体现肝癌大小、形态、数量、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和与其他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同时明确肝癌的分期分级,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肝脏特异性mri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并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鉴别有很大帮助,可作ct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最后,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此项为侵入性检查。因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所以选择肝动脉造影可了解肝脏的小病灶及肿瘤血供情况,明确诊断后还可通过碘油注射方式堵塞肿瘤供养血管,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确诊患者。
肝癌的鉴别诊断如下:
通过影像学定位诊断可以更进一步的做出鉴别,影像学手段包括b超,ct,同位素干扫描,肝血管照影,核磁共振等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时,均应考虑患有肝癌的可能性,应做更进一步的检查,进一步的检查一般为检查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含量,如果血清中甲胎蛋白呈阳性,且含量大于200 200μg、持续8周以上者或甲胎蛋白含量大于400μg持续4周者,均应考虑患有肝癌,如影像学检查已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的话即可明确诊断为肝癌。
来源资料:《国内肿瘤》 1999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