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中医里属于“噎隔”、“反胃”、“癥瘕”、“积聚”、“胃脘痛”,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则明显下降。从西医角度,胃癌患病原因与遗传因素、胃部疾病、环境因素以及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祖国医学认为,胃癌的发生是由饮食不节、正气虚损、情志失调及邪毒入侵导致的。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肝胃不和;或者正气不足,尤其是脾胃虚衰,加之情志、饮食失调,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阻于胃,积聚成块而发病。胃为水谷之海,胃癌发病与饮食关系尤为密切。饮食失节,或食用亚硝胺及多环芳羟化合物等致癌物质的食品和水,食用发霉的酸菜、干咸鱼、鱼肉的熏制品,食用多次煎用的食油煎制品,食用多农药污染的食品,饮服色素含量过高的食品,或食物中缺少蔬菜和维生素,居住环境水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等,均易诱发胃癌。
其实胃癌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有研究还表明,经常吃夜宵者容易患胃癌,我们知道,胃粘膜是覆盖在胃的全部内表面的一层组织,含有不同的分泌腺体,是一个复杂的分泌器官,但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在这段时间内也就不能很好的休息和调整,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复就不能圆满地进行;此外,吃过夜宵再睡眠时,食物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可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粘膜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导致胃粘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如常吃油炸、烧烤、煎制等食品,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更易对胃粘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来源资料:《实用肿瘤学杂志》 1993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