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胃癌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15-09-30 16:34:50 来源: 求医网

  近年来,胃癌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在诊断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研究表明,大便隐血试验持续性大便隐血阳性,对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发现胃癌提供线索,大便隐血试验在早期表浅型胃癌的阳性率可达20%,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中以胃体癌的阳性率最高,贲门癌次之。此外,诊断胃癌也常常采用以下手段。

  (1)血清诊断和体液诊断:胃癌具有肿瘤相关性抗原,应用单抗可以检测这些相关抗原。已广泛采用的如CEA,CA- 19-9,CA-50,CA-125在胃癌阳性率约60%,一般,如果血清CEA超过50NG/ML(正常15NG/ML)或CA-19-9超过200U /ML(正常25U/ML),此时胃癌已届晚期,预后不佳。CA-125增高常代表浆膜或腹膜已受累。在化疗有效时其检出值可下降,故可用于化疗疗效的判断。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似无多大意义,而且,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并与其他肿瘤有交叉。

  (2)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用胃癌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如ABC法和PAP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阳性率可达82.5%~92.5%。对于胃癌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都有提高。此外尚可作为癌前病变,肠腺化生癌变危险性的辅助指标。据报告已用于此项操作技术的单抗有MG7、MGDL、RWS4和83YH2等。

  (3)胎儿硫糖蛋白抗原诊断:FSA 为胃液中3种硫糖蛋白抗原之一。此类抗原可存在于胃癌细胞及癌组织周围黏膜细胞内,胃癌病人的胃液中含量较高。HAKKINEN(1969)用琼脂扩散法检测78例胃癌,7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6.1%。首都医院用此法检查33例胃癌,28例阳性,阳性率为84.8%。

  (4)胃癌抗原诊断:GC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胃癌病人的胃液中,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糖蛋白。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曾对20例胃癌病人的胃液用琼脂扩散法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及80%。

  (5)放射免疫影像诊断:应用抗胃癌单抗经131I标记后注入患者体内,48~72H后用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体层扫描或机械扫描,可以显示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并可得到准确的定位图像,图像满意显示率可达70%~80%。对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很有帮助。

来源资料:《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7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诊断胃癌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部检查、胃钡餐造影检查、胃肠道CT检查、纤维胃镜检查
常用药品:
云芝糖肽胶囊、复方天仙胶囊、参芪扶正注射液、食道平散
相关疾病:
幽门梗阻、腹膜炎、黄疸、消化道出血、肠瘘、溃疡型胃癌

胃癌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