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症中多发的有血管部位产生的瘘,动静脉都有可能产生瘘管出现,该篇文章主要介绍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形术治疗血管瘘的方式。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 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1)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 或血清肌酐>4mg/dl(352μmol/L),应考虑 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 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绝对禁忌证
(1) 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 患者前臂 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禁忌证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 3 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二、术者资质和手术环境
1、术者资质经过相关专科培训、达到熟练操作的医生才可独立实施手术。
2、手术环境手术需在符合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手术室中进行。
三、术前评估
血管条件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 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 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手术部位
(1)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2) 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 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 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 鼻咽窝内瘘等。
血管吻合方式
主要包括三种:动、静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全身状态和凝血功能
术前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 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操作步骤(以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为例)
1、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手术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放于手术操作台上。用手术画线笔或龙胆 紫棉签标记动静脉血管走行。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3、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以采取臂丛麻醉。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 3~4cm,有时根据血管走行也可采用横切口或其他形 状切口,切口选择应尽量能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便于分离血管。若动脉与静脉相距较远, 也可在动脉和静脉侧分别做两个纵行切口。
5、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结扎并切断近心端分支,分支血管靠近头静脉 主干的残端留取不易过短,以免结扎时引起头静脉狭窄。
6、头静脉游离长度为 2~3cm,以能搭到桡动脉处为宜,远端穿 1 号或 0 号丝线备用。
7、术者食指触及桡动脉搏动,游离皮下组织,血管钳分离腕掌侧韧带,用弯血管钳前端挑出 动脉鞘,穿一根专用皮筋牵拉,打开动脉鞘,小心分离与之伴行的静脉,游离桡动脉 1.0~1.5cm 并结扎分支,再穿一根专用皮筋备用。
8、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好的头静脉并确保头静脉无扭曲,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在 远心端斜行剪断头静脉,斜面应与动脉走行平行。5ml 注射器接无创针头(可用 18 号或 20 号 无翼套管针外芯),1:1 肝素生理盐水(肝素 100mg:生理盐水 100ml)注入头静脉管腔冲洗残 余血液,如头静脉细小,可作液性扩张。
9、血管吻合
(1) 端侧吻合:将桡动脉控制皮筋提起,两端夹血管夹,将两侧皮筋用血管钳固定,注意张 力不易过大,以免引起血管痉挛。用眼科剪尖刺入桡动脉,或用手术刀尖(11 号尖刀)刺破桡动 脉,眼科剪沿该破口剪开桡动脉约 6~8mm 的纵向切口,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先在 2 个交 叉点端缝合 2 个标记线,用 7-0 无创伤血管缝合线穿过桡动脉切口近心端(从外侧壁进针内侧壁 穿出),再从头静脉断端钝角处(近心端)穿出(从静脉内侧壁进外侧壁穿出),打结固定近心端,注意至少打 4 个结。锐角处(远心端)穿过另一根缝合线作为静脉牵引线。助手提拉牵引线, 充分暴露桡动脉侧切口下侧壁。用刚打完结的一根缝合线做连续外翻缝合,注意从动脉外膜穿入, 内膜穿出,再从静脉内膜穿入,外膜穿出。缝合至吻合口远心端后,用原来的牵引线从动脉切口 远心端穿出并打结固定,至少 4 个结。然后用其中一段与助手的牵引线打结固定,另一端继续向 近心端继续连续缝合动静脉,缝至近心端后与原来的缝合线残端打结固定,至少打 6 个结。若静 脉管腔较细,为避免吻合口狭窄,上壁可采用间断缝合。间断所有缝线残端,缝合完毕。缝合过 程中应间断用无创针头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湿润血管腔。在缝合最后一针前,再次用低浓度 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血管腔充盈后缝合最后一针,然后与标记线打结。助手将桡动脉控 制皮筋提起,阻断桡动脉血流。缝合完毕后,摆正血管吻合口的位置,先松开静脉夹,然后松开 动脉夹。此时观察血管吻合口有无漏血以及血流通畅情况。如有少量漏血,用湿纱布块轻轻压迫 后即可止血。如漏血较多,要找准漏血点,用单针缝合。开放血流后,一般情况下,在静脉段均 能摸到较为明显的血管震颤。
(2) 端端吻合:动脉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于远心端切断动脉,若动脉管径较细, 可剪一斜面。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采用 7-0 尼龙线先作两定点吻合,并作牵引用,然后作动 静脉前壁和后壁连续或间断吻合,针距间隔大约 1mm,吻合口大小 6~8mm 为宜。吻合完毕后, 打开动脉血管夹。 10、用手触摸到吻合口血管震颤,说明内瘘通畅。若吻合口漏血速度快,可以补针,如轻度漏 血,可以轻压吻合口数分钟,一般都能止血,必要时也可局部敷用凝血酶或生物蛋白胶。检查无 渗血后,可给与庆大霉素 5ml 冲洗切口,缝合皮肤(注意缝合皮肤不易过紧,以免压迫瘘口影响 瘘的血流量)。
术后处置
1、抗凝药使用:如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 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等,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但要注意个体化。
2、术后渗血:如渗血较少可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如有较多渗血需要 打开伤口,寻找出血点并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 栓形成,及时处理。
4、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5、每 3 日换药 1 次,10~14 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6、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7、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8、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 2 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9、术后 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uasitwu3rosprowcar6suewa_5.html